TOP
臨沂市到2025年將新改建高速公路260公里 省道300公里
[ 編輯:admin | 時間:2021-08-05 09:16:44
| 瀏覽:8873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臨沂市人民政府辦公室日前印發《臨沂市公路提質增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了總體目標、重點任務及保障措施,全面推進公路從規模速度型向質量效益型轉變,從行業相對獨立發展向社會一體化融合發展轉變。 《方案》中明確,到2025年,全市新建(改造)高速公路260公里、普通國省道300公里、農村道路4000公里,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公交化客車、農戶通硬化路,農村物流通達率、公路養護率、路長制覆蓋率達到100%,建成布局合理、連貫城鄉、快捷通暢、服務優質、安全綠色的公路體系,提升群眾滿意度,力爭建成公路提質增效“示范市”。 在保障措施方面,《方案》中要求,公路提質增效行動由市交通重點建設項目推進專班負責,專班辦公室(市交通運輸局)承擔日常工作,發揮指導、督導、協調作用。各成員單位要各司其責、密切配合,形成工作合力。各縣區要擔負起實施主體責任,細化分解任務目標,落實各項工作措施,保障專項行動順利實施。 將專項行動各項任務落實到縣區并建立工作評估機制,市有關部門采取不定期明察暗訪、第三方機構評估等方式加強監督,確保專項行動圓滿完成。 公路提質增效重點任務,實施路網提升工程 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實施普通國省道快速化改造工程。提升新建農村公路路面結構標準,瀝青、水泥混凝土厚度分別達到5厘米和20厘米以上。到2025年,高速公路通車里程突破1000公里,100%區域中心村(社區)、60%以上行政村實現6米以上公路通達。 力爭中心城區到縣城實現一級公路連接,縣區城區與所轄鄉鎮實現二級及以上公路連接,相鄰鄉鎮實現三級及以上公路連接。持續完善既有公路的安全、排水、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進入村莊的部分公路規劃建設時,要與農村生活供水、污水管網等基礎設施統籌考慮,科學安排,避免“前建后挖”造成浪費。 實施道路通達工程 統籌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規劃建設,優化路網布局和銜接,注重節點改造,提升路網整體服務功能。鞏固擴大100%行政村通農村公路的成果,推動農村公路向進村入戶傾斜,鼓勵修建路面寬度8米以下的道路,持續推進村內通戶道路硬化,打通斷頭路,暢通微循環,補齊“最后一公里”的短板。 到2025年,每個縣區至少有兩條高速公路通達,打造“五縱五橫”高速公路網和“153060”公路出行圈,所有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村內通戶道路硬化基本完成,高標準實現“村村通”“戶戶通”。 實施通行安全保障工程 深化全市公路管養體制改革,普通國省道、農村公路每年大中修里程均達到總量的7%以上,消除路網主要路徑的簡易鋪裝路。到2022年,普通國省道優良率達93%以上,農村公路優良中等率達到90%以上。加強重點橋梁檢測和危橋改造力度,確保橋梁運行安全。 到2025年,完成現有四、五類橋梁改造任務。加快完善公路安全防護設施,集中整治急彎陡坡、臨水、臨崖和學校、集市等人口密集路段,加裝隔離帶、護欄和警示設施,基本消除公路安全隱患。選擇1000公里事故易發的村道,實施安全設施提升試點。 實施公路綜合管理創新工程 全面推廣公路“路長制+”,構建公路綜合管理新機制。到2021年底,全面建立市、縣、鎮、村四級“路長制+”體系,基本形成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上下聯動、運轉高效的工作格局。 開展路域環境綜合整治,加強公路建筑控制區管理,集中治理占道經營、亂堆亂擺亂放和交通擁堵問題。提升公路路面及綠化管護水平,規范平交道口、中央護欄和公路附屬設施管理。嚴厲打擊涉路交通違法行為,嚴格涉路工程審批許可和施工管理。將公路綜合管理與鄉村振興、環境保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等協同推進,構建以“路長制+”為依托的新型社會治理模式。 實施融合發展樣板工程 把自然、生態、文化、科技產業融入公路規劃建設中,探索“公路+旅游”“公路+生態”“公路+產業”“公路+互聯網”等復合發展模式。開展沂蒙最美公路、鄉村振興路、沂蒙致富路命名活動,建立一批交通強市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四好農村路”樣板。 到2025年,打造12條特色鮮明、帶動作用大的省級融合發展樣板路、35條市級樣板路。 實施運輸服務升級工程 鞏固“村村通”客車成果,提高農村客運通達廣度深度。具備條件地區推行全域公交,堅持“多站合一、資源共享”,引導農村客貨統籌、運郵協同、物流配送,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物流成本。到2022年,實現行政村物流全覆蓋。 到2025年,形成城鄉一體、高效快捷、功能完善的農村物流網絡體系。 實施公路為民提質工程
加快交通驛站、公路驛站、停車港灣、公路應急裝備物資庫建設,探索公路服務區多樣化運營模式。完善衛生設施、增加廁位數量、加強保潔管理,持續深化公路服務區“廁所革命”專項行動。積極研發應用“智慧公路”等信息化平臺系統,建設視頻監控、橋梁路面及交安設施監測、出行服務等智能融合的路網運行監測系統,服務群眾安全便捷出行。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