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長沙采用數字化3D技術為地下管網做“CT”
[ 編輯:admin | 時間:2021-02-04 10:42:45
| 瀏覽:24008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分布于地下的排水管網就像人的經脈一樣,縱橫交錯,布滿整個城市,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也需要體檢和治療。正在施工的紅旗渠加固修復工程正是對長沙主城區地下排水系統進行的一場“大手術”。 從市公建中心獲悉,紅旗渠加固修復工程試驗段將于月底實現主體完工,該工程在長沙老舊市政工程改造中,首次運用數字化3D逆向BIM技術,為全線設計施工提供數字化模型,同時為長沙智慧城市建設提供精準的數據依據。 作為始建于上世紀70-90年代的地下水系,紅旗渠位于主城區下方,不具備開挖條件,只能以非開挖形式進行修復加固。但是由于原始資料缺失,現狀情況不明,渠道與周邊環境復雜等,獲取現狀數據難度非常大。 “如果采用傳統的人工測量方式,3個人忙上1周才能完成1公里長管涵建模;現在采用數字化3D激光掃描技術,1個人1天就能完成1公里。”公建中心工程一處處長徐培軍介紹,數字化3D激光掃描技術又稱實景復制技術,能高效率、高精度地掃描物體表面的三維數據,具有自動化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實時化點云、三維圖像生成和傳輸,數字化基礎數據共享等功能,能夠在幾分鐘內為復雜的環境和幾何圖形制作出細節豐富的三維圖像。 在紅旗渠加固修復工程試驗段現場看到,在3米高的管渠內,一名工作人員操作一臺掃描儀,按下啟動鍵,不到一會兒,屏幕上便出現渠道走向、標高、直徑等準確數據,并自動生成渠道1∶1三維立體圖形,連墻上的缺陷都清晰可見。 “就像人做CT掃描一樣,只有探清‘病灶’,才能為‘手術’提供精準的位置。”徐培軍說,建立模型后,便能為項目提供設計參數,并準確做出工程投資概算;施工中,有助于準確定位放線,鋼筋放樣,為工具式模板體系及預制構件提供精準數據。而且生成的數據和模型,將在紅旗渠今后運維工作中繼續發揮作用,實現項目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助力長沙智慧城市信息化系統建設。
市公建中心工程技術處處長朱純介紹,在紅旗渠加固修復工程采用數字化3D技術,是對提高和把控復雜項目設計和施工質量的一次大膽嘗試。下一步,市公建中心將按照“四精五有”的要求,進一步創新理念和模式,加快項目落地實施,為“精美長沙”建設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新模式。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