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甘肅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 編輯:admin | 時間:2022-08-10 17:20:53
| 瀏覽:32649次 | 來源:中國市政建設網 | 作者: ]
省委省政府印發《甘肅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 近期,省委、省政府印發了《甘肅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甘肅省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主要內容如下: 為深入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的通知》和《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的通知》精神,依據《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交通強國甘肅方案〉的通知》,加快構建全省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特制定本規劃綱要。規劃期為2021至2035年,遠景展望到本世紀中葉。 一、規劃基礎 (一)發展現狀 改革開放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在省委、省政府的直接領導下,各地各有關部門不懈努力,我省交通運輸發展在“基本適應”的基礎上,向前邁出了一大步。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初步形成,運輸服務能力和水平大幅提升,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先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作用逐步突顯,有力支撐了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生產力布局優化,有效促進了國際—省際—省內經濟社會交流,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了積極貢獻。截至2020年底,全省鐵路營業里程達到5467公里,其中,高速鐵路1425公里,鐵路復線率和電氣化率分別達到60%和80%;公路總里程達到15.6萬公里,其中,高速及一級公路突破6000公里,實現所有市(州)政府駐地和67個縣(市、區)高速公路貫通,所有縣(市、區)政府駐地通二級及以上公路,全部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車;民航機場達到9個,通用機場開通1個;內河航道通航里程達到911公里,等級航道占比達到50%。綜合交通樞紐建設成效明顯,城市交通網發展迅速。 與此同時,我省交通運輸行業發展還存在一些短板,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主要表現在:綜合交通網絡布局有待完善,結構仍需優化,對外通道亟需補強;綜合交通樞紐建設仍然滯后,互聯互通水平亟待提高;綜合交通統籌發展有待加強,質量效率和服務水平有待提升,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水平仍然欠缺;交通與相關產業發展尚需融合,全產業鏈支撐能力有待提升。 (二)形勢要求 當今世界正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環境中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因素明顯增加。從國內看,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經濟長期向好,市場空間廣闊,對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提出了新要求,交通運輸行業進入完善設施網絡、精準補齊短板的關鍵期,促進一體融合、提升服務質效的機遇期,深化改革創新、轉變發展方式的攻堅期。從省內看,我省已開啟全面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征程,面臨的主要任務是夯基礎、育產業、擴增量。深入實施“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鄉村振興等國家重大決策部署,持續完善公共服務設施,加快培育特色優勢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全面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逐步顯現區域增長極帶動作用。 新的形勢對我省加快構建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提出了新的要求。要加快優化結構、完善布局,促進各種運輸方式統籌融合及城鄉區域交通運輸協調發展,切實保障互聯互通和供應鏈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要統籌國土空間開發和生態環境保護,加快構建高質量、高效率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和綜合交通樞紐;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著力點,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更高質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更為安全的發展,發揮交通運輸擴大循環規模、提高循環效率、增強循環動能、降低循環成本、保障循環安全的重要作用,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三)運輸需求 旅客出行需求穩步增長,高品質、多樣化、個性化的出行方式不斷豐富。預計2021至2035年,全省旅客出行量(含小汽車出行量)穩步提升。高鐵、民航、小汽車出行占比不斷提高,休閑旅游出行需求極速增長;蘭州、敦煌、酒泉、甘南、天水等地區出行需求更加旺盛;蘭西、關中平原等城市群出行需求顯著增加;交通運輸服務質量要求越來越高。 貨物運輸需求穩中有升,高價值、小批量、時效強、過境性的需求快速攀升。預計2021至2035年,全省貨運量呈逐年增長趨勢。貨物運輸保持長期增長態勢,貨運格局將進一步向省外及國外拓展延伸。在新發展格局的加快構建中,產業轉移步伐加速,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小批量、輕重量、高附加值運輸需求快速增長。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甘肅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積極融入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完善綜合交通基礎設施布局,推進各種運輸方式有效銜接,優化網絡系統功能,構建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綜合立體交通網,努力把甘肅交通打造成為支撐國家戰略實施的樞紐通道新高地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運輸服務新高地,為交通強國建設奠定堅實基礎,為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提供堅強支撐。 (二)基本原則 立足全局、著眼長遠。充分發揮交通的“開路先鋒”作用,有效支撐和服務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和省委、省政府的工作部署,切實增強對經濟社會發展的保障能力,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好的交通運輸服務。 統籌融合、協調發展。堅持系統觀念,加強統籌謀劃,合理布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促進線網與樞紐系統的銜接配套,提升運輸資源配置效率,促進交通運輸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 生態友好、節約集約。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全面推動交通運輸與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協同發展,穩步推進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轉型。強化通道等資源共享共用,推動陸地、空域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交通與自然和諧發展。 創新智慧、高效安全。堅持創新核心地位,注重科技賦能,促進交通運輸提效能、擴功能、增動能。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對路網能力提升、運行效率改善、資源集約利用的促進作用,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提升交通運輸智慧發展水平。全面提升交通運輸安全風險防范化解、突發事件應急處置和綜合交通運輸應急保障能力。 (三)發展目標 到2035年,基本建成便捷順暢、經濟高效、綠色集約、智能先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基本形成“123”出行交通圈和快貨物流圈,旅客出行全鏈條便捷程度顯著提高,運輸結構更加優化,物流成本進一步降低。鐵路網覆蓋全面拓展,基本實現市級行政中心45分鐘上高速鐵路、縣級行政中心60分鐘上鐵路;國省干線公路暢達城鎮,實現縣級行政中心15分鐘上國道、30分鐘上高速公路;民用運輸機場布局進一步完善,基本實現市級行政中心60分鐘到機場;水運、郵政等基礎設施持續完善,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比較優勢充分發揮。綜合交通網絡銜接轉換更加順暢,交通基礎設施無障礙化率大幅提升。綜合運輸通道資源利用的集約化、綜合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實現交通基礎設施全要素、全過程、全周期綠色化、數字化。交通網絡韌性和應對各類重大風險能力顯著增強,設施安全隱患防治能力大幅提升。交通運輸有效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專欄1:“123”出行交通圈和快貨物流圈 交通出行方面,蘭州都市圈1小時通勤(達)網絡進一步完善,酒嘉、天水都市區和平慶聯合都市區內市級行政中心與主要縣級行政中心實現1小時通達;蘭西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主要毗鄰城市間實現2小時通達;蘭州主城區至省內其他市(州)和全國主要城市3小時通達。 快貨物流方面,基本實現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交通運輸供需有效平衡、服務優質均等、安全有力保障。新技術得到廣泛應用,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綠色化。出行安全便捷舒適,物流高效經濟可靠,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當好先行。 三、優化綜合立體交通布局 (一)構建完善綜合立體交通網 我省綜合立體交通網連接所有鄉鎮及以上行政區、邊境口岸和重要產業基地、主要景區、國防設施等。要以統籌融合為導向,著力補短板、重銜接、優網絡、提效能,注重存量資源優化利用和優質增量供給,完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快遞等基礎設施網絡,構建以鐵路為主干、公路為基礎,水運、民航比較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 到2035年,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實體線網總規模合計48萬公里左右(不含空中航路、郵路里程)。其中,鐵路0.9萬公里左右,公路3.8萬公里左右,內河航道0.1萬公里左右。內河港口4個,民用(含軍民合用)運輸機場14個,通用機場50個左右。 專欄2:綜合立體交通網布局 1.鐵路。由省域內的高速鐵路、普速鐵路構成,合計約9000公里,其中,高速鐵路約3600公里。 2.公路。由省域內的國道、省道構成,合計約38萬公里。其中,國家高速公路約5500公里,省級高速公路約5500公里,普通國道約10800公里,普通省道約16600公里。此外,為進一步完善路網結構,強化路網銜接,遠期布局約2000公里的省級高速公路展望線。 3.水運。由省域內的內河航道與港口構成。形成以黃河、白龍江、洮河航道為主的內河航道布局,總規模約911公里,其中地區性重要航道約651公里,一般航道約260公里。加快建設蘭州港、白銀港、臨夏港和隴南港。 4.民航。由省域內的民用運輸機場和通用機場構成。規劃布局“1樞(蘭州)、4干(敦煌、嘉峪關、慶陽、天水)、9支(金昌、張掖、隴南、夏河、榆中夏官營、武威、定西、臨夏、平涼)”14個民用或軍民合用運輸機場。規劃布局50個左右通用機場。 5.郵政快遞。由省域內的郵政快遞樞紐節點構成。形成“1條軸線(絲綢之路陸橋主軸)、1個樞紐(蘭州)、4個郵政快遞物流圈(酒泉—嘉峪關,張掖—金昌—武威,慶陽—平涼—天水—隴南,甘南)”的郵政快遞網絡布局。 (二)建設高效率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 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由綜合立體交通網中最為關鍵的線網構成,是我省對內對外交通運輸的主動脈,是各種運輸方式資源配置效率最高、運輸強度最大的骨干網絡,是支撐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的主軸線。 圍繞區域發展戰略、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和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加快推進《甘肅省“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中的綜合運輸通道建設,協調優化布局,強化統籌銜接,構建形成全省“三廊六通道”的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全方位提高我省綜合立體交通協同發展、內暢外聯和銜接轉換水平。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實體線網里程2.6萬公里左右,其中,鐵路0.8萬公里左右,公路1.8萬公里左右。 加快構建三條交通主廊道。落實細化《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大陸橋”“西部陸海”和“京藏”三條交通走廊布局,打造我省“絲綢之路”“西部陸海”和“寧甘青”(銀川—蘭州—西寧)三條交通主廊道,強化蘭州都市圈中心輻射帶動能力,積極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強化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4個地區和北部灣、關中平原、蘭西、寧夏沿黃、呼包鄂榆等城市群的交通聯系。 加快構建六條交通主通道。落實細化《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中“福銀通道”和“沿邊通道”布局,服務我省對外開放新格局,構建蘭州—平涼—慶陽—延安、銀川—慶陽/平涼—西安、延安—慶陽—平涼—天水—隴南—九寨溝—成都、烏力吉—武金張經濟圈—西寧、策克口岸—酒嘉、馬鬃山—敦煌—格爾木6條交通主通道,在鞏固西向的同時,強化南向、東向聯通,拓展交通主廊道的輻射功能,強化與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和蘭西、關中平原、長江中游、山東半島、山西中部等城市群的交通聯系。 專欄3: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布局 三條交通主廊道 1.“絲綢之路”交通主廊道:是國家“大陸橋走廊”在甘肅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甘肅與絲綢之路經濟帶沿線國家與地區經貿往來及重要戰略能源資源運輸的重要廊道。包括2條路徑: 路徑1:長三角城市群—西安—蘭州—烏魯木齊方向。向東經關中平原城市群連接長三角城市群及沿海港口;向西連接烏魯木齊,經霍爾果斯、阿拉山口等沿邊口岸,延伸至歐亞大陸腹地。省內連接天水、定西、蘭州、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城市。主要由G30連霍高速、G312線、G310線和隴海鐵路、蘭新鐵路、寶蘭高鐵、蘭新高鐵、蘭張三四線等路線組成。 路徑2:京津冀城市群—太原—定邊—中衛—武金張經濟圈—酒嘉—若羌方向。向東經寧夏沿黃城市群、山西中部城市群連接京津冀城市群及沿海港口;向西連接若羌、喀什,經伊爾克什坦、吐爾尕特等沿邊口岸,延伸至瓜達爾港,聯通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等國家,服務中巴經濟走廊建設。省內連接武威、金昌、張掖、酒泉、嘉峪關等城市。主要由G2012定武高速、G30連霍高速、阿克塞至拉配泉公路、G312線和蘭新鐵路、干武鐵路、蘭新高鐵、蘭張三四線等路線組成。 2.“西部陸海”交通主廊道:是國家“西部陸海走廊”在甘肅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強化南向聯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加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地區經貿往來的重要廊道。省內能夠加強蘭州對臨夏、定西、甘南、隴南等地區的經濟輻射帶動作用,支撐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省外能夠聯系西南與東南地區重要城市群,加強西部地區與東盟及其他國家的區域聯動和國際合作。包括2條路徑: 路徑1:蘭州—重慶—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方向。從蘭州經定西、隴南出省,聯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黔中城市群、北部灣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通往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國家。主要由G75蘭海高速、G7011十天高速、G212線和蘭渝鐵路、蘭渝高鐵、蘭州至漢中至十堰高鐵等路線組成。 路徑2:蘭州—成都—云南方向。從蘭州經臨夏、甘南出省,聯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滇中城市群,通往緬甸、泰國等國家。主要由G1816烏瑪高速、G0611張汶高速、G568線、G213線和蘭合鐵路、西成鐵路等路線組成。 3.“寧甘青”(銀川—蘭州—西寧)交通主廊道:是國家“京藏走廊”“西部陸海走廊”在甘肅境內的重要組成部分,串聯銀川、蘭州、西寧3個西部省會(首府)城市。向西聯系西寧,是蘭西城市群交通聯系的主要通道;向北經銀川、巴彥淖爾,連入國家沿邊通道,連接甘其毛都等口岸,是我省與寧夏沿黃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蒙古國、俄羅斯聯系的主要廊道。主要由G6京藏高速、G1816烏瑪高速、G109線、G341線、G338線和蘭青鐵路、包蘭鐵路、蘭新高鐵、中蘭高鐵等路線組成。 六條交通主通道 1.蘭州—平涼—慶陽—延安交通主通道:省內溝通連接蘭白都市圈與平涼、慶陽等地區;省外經延安聯系山西中部城市群,輻射山東半島城市群。主要由G22青蘭高速、G70福銀高速、S15延平高速、G341線、G309線和隴海鐵路、蘭州至定西至平涼鐵路等路線組成。 2.銀川—慶陽/平涼—西安交通主通道:省內聯系隴東地區;省外向北經銀川聯系內蒙古,并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向南經西安聯系關中平原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主要由G69銀百高速、G211線和銀西高鐵等路線組成。 3.延安—慶陽—平涼—天水—隴南—九寨溝—成都交通主通道:省內貫穿隴東、隴南地區,連接慶陽、平涼、天水、隴南等地區;省外向北經延安聯系山西中部城市群,向南經九寨溝聯系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主要由G8513平綿高速、G7011十天高速、S15延平高速、兩水至九寨溝高速、G247線、G244線和天平鐵路、天隴鐵路、平涼至慶陽鐵路等路線組成。 4.烏力吉—武金張經濟圈—西寧交通主通道:省內連接武威、金昌、張掖等地區;省外向北、向東溝通內蒙古阿拉善盟阿右旗、雅布賴、巴彥淖爾、烏海及以東等地區,連入國家沿邊通道,并經烏力吉等口岸通往蒙古國,向南經西寧聯系青海、四川、云南等省份,并通往緬甸、泰國等國家。主要由G3017武金高速、S55阿左旗至西寧高速、G0611張汶高速、S17阿右旗至永昌高速、永昌至民樂高速、G307線、G227線、G569線、G570線和金昌至阿右旗鐵路等復合式路線組成。 5.策克口岸—酒嘉交通主通道:省內連接酒泉、嘉峪關等地區;省外向北經策克口岸通往蒙古國、俄羅斯等國家。主要由S65酒航高速、G213線和酒額鐵路、嘉策鐵路等路線組成。 6.馬鬃山—敦煌—格爾木交通主通道:省內連接瓜州、敦煌、肅北等地區;向北連接G7京新高速和國家沿邊通道(甘肅境內G331、G335),經馬鬃山口岸通往蒙古國、俄羅斯,向南經青海、西藏通往尼泊爾、印度等國家。主要由G3011柳格高速、G215線和柳溝至紅沙梁至馬鬃山鐵路、敦煌至格爾木鐵路等路線組成。 (三)建設多層級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系統 打造由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綜合交通樞紐場站構成的多層級一體化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加快建設蘭州、酒泉—嘉峪關2個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天水、慶陽、隴南、武威、張掖、敦煌6個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爭取將天水培育成為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同步加快白銀、定西、臨夏、金昌、平涼、甘南6個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建設,構建形成“一心、兩翼、多極多點”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格局。推進建設50個左右綜合交通樞紐場站。 專欄4:綜合交通樞紐系統布局方案 1.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根據全省綜合立體交通網銜接轉換要求,構建形成“一心、兩翼、多極多點”的綜合交通樞紐城市格局。 “一心”:依托蘭西城市群和蘭州都市圈,大力實施交通強省會行動,重點建設以蘭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核心,白銀、定西、臨夏等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支撐的蘭白經濟圈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集群。爭取將蘭州打造成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著力提升蘭州國際交通運輸服務功能、綜合承載力和對全省經濟社會發展的輻射帶動力。 “兩翼”:一是依托河西走廊經濟帶,重點建設以酒泉—嘉峪關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中心,敦煌、武威、張掖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和金昌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支撐的河西走廊綜合交通樞紐發展“西翼”。二是依托關中平原城市群和隴東南經濟帶,重點建設以天水、慶陽、隴南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中心,平涼、甘南等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為支撐的隴東南綜合交通樞紐發展“東翼”。 “多極多點”:構成“一心”“兩翼”的多個全國性、區域性或地區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 2.綜合交通樞紐場站。在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布局框架內,結合綜合交通樞紐城市功能,重點打造50個左右綜合交通樞紐場站。 (四)推進區域交通統籌協調發展 統籌區域交通發展,加快推進城市群、都市圈快速通道建設,提高交通互聯互通水平,推進城市快速路、繞城環線和公共交通設施建設,強化城市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銜接,構建一體化區域交通網。 專欄5:區域交通統籌協調發展重點 1.推進城市群內部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蘭西城市群、關中平原城市群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完善城市群鐵路、民航、快速公路網絡,構建便捷高效的城際交通網,提升城際客運服務品質。加強城市群內部重要站場、機場的路網連通性,提高城市群交通樞紐體系整體效率和競爭力。推進城市群內交通運輸協同發展,在規劃、建設、運營、管理等方面建立統籌協調機制。 2.推進蘭州都市圈交通運輸一體化發展。加快推進蘭州都市圈綜合交通運輸網絡建設,以蘭州市主城區為核心,推動與蘭州新區、白銀、定西、臨夏等周邊區域交通一體化發展,持續增強蘭州市的集聚、輻射和帶動能力。推動蘭州都市圈環線和干線網絡建設,實現都市圈城際間快速連通。推動城市道路網結構優化,形成級配合理、接入順暢的路網系統,實現通行車輛快進快出。深入實施公交優先發展戰略,構建以城市軌道交通為骨干、常規公交為主體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統。加強城市步行和自行車等慢行交通系統建設。 3.推進重點區域交通運輸統籌發展。優化隴東南區域交通基礎設施空間布局,圍繞向西銜接蘭州都市圈,向東融入關中平原城市群,向南融入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構建以天水、平涼、慶陽、隴南為重要節點的多層次互聯互通交通運輸網絡,提升資源要素綜合承載能力。著眼河西走廊整體發展,積極構建河西走廊交通與產業融合發展的區域綜合交通網絡,強化河西走廊發展能力和輻射水平。加快推進臨夏、甘南地區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交通運輸支撐保障能力。加快推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交通基礎設施網絡建設。 4.推進黃河流域交通運輸高質量發展。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加快提升流域內外快速聯通能力,推動航道綜合治理和水運建設,促進交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培育黃河流域交通新業態。 四、重大工程 (一)對外通道暢通工程 在鞏固“東出”、促進“北拓”的基礎上,重點做好“西進”和“南向”文章,圍繞對外通道中的關鍵線路及節點,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適應全省對外開放發展新格局。 專欄6:對外通道暢通工程 1.鞏固密切聯系東中部地區的“東出”通道。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為重點,開通城際空中巴士,積極參與“空中絲綢之路”建設。以旅游、經貿、文化等雙向直接往來為導向,開通加密長三角、京津冀、粵港澳等地區重要城市航線,打造京蘭、滬蘭和廣深蘭“空中快線”。謀劃推進蘭州經平涼、慶陽至延安至北京和蘭州至漢中至十堰等高鐵項目和G341線、G309線升級改造等公路項目建設。 2.擴展連通北部重點地區的“北拓”通道。沿中蒙俄國際經濟走廊等方向,聚焦提升北向通道運能,積極推進嘉策鐵路擴能改造、柳溝至紅沙梁至馬鬃山等鐵路建設項目,實施S35景禮高速、G215線、G307線、G213線等公路建設項目,支撐甘肅向北對外開發開放格局。 3.重點打造具有絲綢之路文化特色的“西進”通道。提升蘭州、敦煌、嘉峪關國際空港服務能力,拓展嘉峪關、敦煌莫高國際機場客貨運輸航線,建立一批集客貨集散、旅游服務、物流倉儲、綜合貿易等功能于一體的國際空港產業園。研究推進敦煌至若羌(羅布泊)鐵路、阿克塞至拉配泉公路等項目。實施一批國省道、旅游公路建設工程。 4.強化推動快速融入國際陸海貿易的“南向”通道。增強與西部陸海新通道契合互動,織密南向航線網絡,強化蘭州至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等客運航線。提升省內各機場南向服務能力。加密西部陸海新通道國際貨運班列,提高蘭渝班列開行頻次,穩定開行蘭州—欽州港直達班列。積極開行農產品冷鏈物流班列。加快推進G1816烏瑪高速、G0611張汶高速、G8513平綿高速我省境內路段建設,加強通道內普通國省道升級改造,實現內通外暢。積極推動白龍江南向水上通道建設。 (二)互聯互通提升工程 圍繞“三廊六通道”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按照“綜合立體、統籌融合”要求,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推進交通基礎設施跨方式、跨區域、跨領域統籌融合發展。 專欄7:互聯互通提升工程 1.打造互聯互通基礎設施網絡 鐵路:著力構建以寶蘭高鐵、蘭新高鐵、蘭張三四線為主軸,中蘭、銀西、蘭合、西成等鐵路輻射全域的快速客運網。加快中蘭高鐵、蘭張三四線、天水至隴南等鐵路項目建設,推動定西至平涼至慶陽鐵路盡快開工,推進寶中等既有普速鐵路改造提升,建設大能力鐵路貨運網,推進實施蘭州鐵路樞紐優化工程。支持有條件的城市發展軌道交通、建設市域(郊)鐵路。 公路:加快推進G8513平綿高速武都至九寨溝段、G1816烏瑪高速合作至賽爾龍段、G0611張汶高速賽爾龍至郎木寺段、S25莊浪至天水段、S35景泰至禮縣等項目建設。加快建設蘭州、天水、酒嘉等城市繞城高速公路。積極推進G30連霍高速、G6京藏高速、G22青蘭高速等國家高速繁忙路段擴容改造。啟動實施一批國省道升級改造、旅游公路和村組道路工程。 水運:積極推進黃河蘭州城區段航運建設工程、黃河烏金峽庫區及龍灣至南長灘航運建設二期工程、黃河大河家至炳靈電站航運建設工程、黃河干流臨夏州流域航道綜合整治項目、白龍江文縣碧口至罐子溝(甘川界)航運工程等項目建設,支撐和服務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民航:加快推進蘭州中川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天水軍民合用機場遷建、嘉峪關機場改擴建工程,新建臨夏、平涼等機場,因地制宜發展臨空經濟,積極推進低空飛行,促進軍民融合發展。 2.打造立體化的綜合客運樞紐 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為依托,高標準打造蘭州中川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外暢內聯的航空樞紐一體化示范工程。以鐵路、機場、城市交通為依托,打造蘭州西、慶陽、天水等一批綜合客運樞紐,提升蘭西城市群交通網絡運行效率,促進與關中平原城市群城市間的聯系。以敦煌莫高國際機場、高鐵站及旅游資源為依托,打造敦煌綜合客運樞紐,建設服務世界旅游文化名城的對外窗口。積極推進不同運輸方式主導的綜合客運樞紐建設,在全省范圍內重點打造一批開放式、立體化綜合客運樞紐。 3.打造無縫銜接的綜合貨運樞紐 依托以蘭州為中心的空港、陸港,打造一批國際性貨運樞紐港站,統籌轉運、口岸、保稅、通關、檢驗檢疫、郵政快遞等功能,強化內外聯通,提升甘肅省物流中轉集散組織作用及輻射能級,為實現周邊區域快速接入國際運輸網絡創造條件。依托機場、鐵路、公路等重要交通基礎設施,在全省范圍內重點打造一批全國性綜合貨運樞紐港站,將我省建設成為西北地區面向“一帶一路”的現代化綜合貨運樞紐。加快綜合貨運樞紐多式聯運換裝設施與集疏運體系建設,提升多式聯運效率與物流綜合服務水平。 (三)鄉村振興助力工程 服務保障鄉村振興戰略,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在暢通農村地區對外交通、完善內部路網、優化客運運營組織、發展物流新業態等方面,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 專欄8:鄉村振興助力工程 1.暢通農村地區對外交通。完善農村地區對外交通網絡,實現與中心城市、機場和旅游景區的有效連通,改善農村地區人民群眾出行條件。通過支線機場和通用航空機場,實現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較好的城市溝通聯系。 2.完善農村地區內部路網。有效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統籌易地搬遷、自然村(組)撤并等兜底性保障工作,加快推進具備條件的自然村(組)通硬化路、鄉鎮通三級及以上公路建設,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強化農村地區內部通道連接,加強農村資源路、產業路、旅游路建設,有序實施農村聯網路和村內主干道。加強農村道路橋梁安全隱患排查,逐步實現農村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全覆蓋和“零危橋”。 3.優化農村客運運營組織。開放農村客運市場,創新農村客運經營模式,提升農村客運服務質量。推進城鄉客運一體化,解決好群眾出行“最后一公里”問題。 4.發展農村物流新業態。加快構建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節點體系,提升農村物流網絡覆蓋率。推動郵政物流、農村客運小件快運、電商快遞、高原夏菜及農畜產品等冷鏈物流共同發展。鼓勵“互聯網+”農村物流新業態發展。 (四)交旅融合發展工程 結合我省自然、人文條件,以旅游公路、旅游航道、運輸場站、服務區等建設和優化升級為抓手,深度挖掘交通沿線旅游資源,探索交旅融合發展新路徑,實施一批交旅融合發展重大工程,打造“景道互聯”“客源互送”“快進慢游”的交通旅游網絡。 專欄9:交旅融合發展工程 加強交通基礎設施對旅游發展的支撐,加快建設“快進”“慢游”的綜合旅游交通網絡,形成交通樞紐—集散中心—旅游景區的旅游集散體系,構筑陸空多元立體、互聯互通、綠色智能的現代化旅游綜合交通體系。 構建便捷高效的“快進”交通網絡。強化以蘭州中川國際機場為核心、各支線機場為支撐的直航旅游航班,開通、加密省內機場至國內外主要客源城市的航線航班,形成連接省內外旅游客源地的航空網絡。依托蘭新高鐵、寶蘭高鐵、中蘭高鐵、銀西高鐵、蘭張三四線,G30連霍高速、G75蘭海高速、G22青蘭高速等快速交通網絡,研究開行國內主要客源地直達我省的長線動車、動臥、旅游專列,實現游客遠距離快速進出目的地。優化交通樞紐與城市、景區的交通銜接,提升快速轉換效率。 構建優質體驗的“慢游”交通網絡。實施“生態公路”“景觀廊道”打造工程,推進綠色公路、旅游風景道發展,建設集“吃住行游購娛”“商養學閑情奇”于一體的“慢游”交通網絡。建設集服務功能與景致觀覽于一體的停車觀景平臺,形成一批交通旅游景觀廊道。依托重點文化和旅游景區、風景廊道、重要交通節點,建設房車營地和交通驛站,打造一批主題鮮明、特色突出的服務區。依托黃河、白龍江等重要通航河流發展水上觀光旅游。打造通用航空機場網絡,推動景區景點之間實現低空串飛,培育低空旅游產品。 (五)交通產業拓展工程 聚焦交通沿線資源開發、空間場地資源開發、資源后市場開發,在通道經濟、樞紐經濟、高鐵經濟、路衍經濟產業集群等方面,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 專欄10:交通產業拓展工程 1.發展通道經濟。圍繞樞紐場站、服務區、公路出入口及其毗鄰區,建設物流中心、物流園區、公路港等物流基地,將“交通通道”轉化為“物流通道”。依托民航、高鐵、高速公路網絡布局和建設,促進交通沿線新城新區、產業基地等優化整合,助力優勢產業集群和特色產業鏈培育發展。 2.發展樞紐經濟。依托綜合貨運樞紐建設供應鏈服務中心,打造開放、安全、穩定的物流供應鏈體系,促進產業鏈集群發展。以綜合客運樞紐為依托,推動樞紐綜合開發,大力發展樞紐經濟。培育發展空港、陸港樞紐經濟,推進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提升區域輻射帶動能力。 3.發展高鐵經濟。發揮高速鐵路網對經濟要素、時空資源的高效配置功能,推動產業鏈、價值鏈協同提升和城鎮空間有效拓展。通過高速鐵路快速連接中心城市、周邊城鎮,優化經濟要素配置,促進集聚發展、互補發展和協調發展。推進樞紐與周邊區域一體開發建設,合理布局商貿服務、休閑娛樂、文化旅游等關聯產業,打造城市新商圈和活力增長點。 4.發展路衍經濟。充分發揮交通聚集經濟要素和促進產業融合的紐帶作用,聚焦鐵路、公路、水路路衍資源高效開發利用,推動交通運輸與其他關聯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培育打造路衍經濟產業集群,推動示范引領帶動作用。圍繞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充電樁、加氫站等新能源終端設施網絡布局。推動省內瀝青、砂石料及固廢利用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實施高速公路“開口子”等服務功能拓展工程,帶動沿線物流、旅游客流、資源開發等經濟活動。建設科技創新、野外觀測、交通設施、鋼橋制造、預制構件等產業園區,推動交通行業全產業鏈發展。聚合優勢農業產業資源,形成農村公路與現代農業、特色產業、鄉村旅游、電商物流等融合發展新模式。積極探索路域廣告經營開發新模式。 (六)數字交通創新工程 以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為主線,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加快提升交通運輸科技創新能力,在推動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完善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推動公眾出行服務智慧化等方面,組織實施一批重大工程。 專欄11:數字交通創新工程 1.推動新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利用新技術賦能交通基礎設施發展,推進交通基礎設施數字化、網聯化,加強既有交通基礎設施提質升級,提高設施利用效率和服務水平。以交通網為基礎,布局全方位交通感知網絡,實現全省重點路段、隧道、橋梁、互通樞紐等區域的交通感知網絡全覆蓋。推動環蘭智慧路網、“5G+智慧公路”等項目落地,建設融合高效的智慧交通設施。通過加快交通物聯網數據采集、存儲、傳輸、共享、運維的標準規范建設,促進不同感知網絡的融合互通,實現各類物聯感知數據共享使用。構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地理信息系統(GIS)的數字化模型,實現路網可視化管理。 2.完善交通運輸大數據中心。結合5G商用部署,統籌利用物聯網、車聯網、光纖網等推進交通運輸通信網絡創新升級。通過歸集行業數據資源,推進數據交換共享,深入開展大數據分析應用,建成全省統一的綜合交通大數據中心。加快推進我省交通運輸大數據共享及智能決策平臺建設,推進跨地域、跨方式交通運輸信息互聯互通,構建全方位的交通大數據中樞,形成全省層次分明的交通大數據中心體系。 3.推動公眾出行服務智慧化。建設一站式全域出行服務預定與支付平臺,推動各種運輸方式之間、大交通與城市交通之間、運輸與旅游交通之間統籌聯網售票。著力打造集交通出行、購物消費、休閑娛樂等多層次、全方位、全過程的綜合交通出行信息服務平臺,實現高效的出行即服務(MaaS)。拓展ETC在停車場、加油站、服務區應用。 (七)交通文明培育工程 加強交通行業文化建設。堅持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價值觀融入交通發展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繼承優秀交通傳統文化,大力弘揚“兩路”精神、新時代鐵路精神和“八棵樹”精神,加快實施交通文化創建工程,加大先進典型培養力度,著力優化配置交通運輸文化資源,發揮交通運輸文化品牌效應,把交通文化設施、文化項目、文化產品打造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思想文化傳播平臺,全面提升甘肅交通運輸“軟實力”。 加強交通運輸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隊伍結構,聚焦創新型人才和高精尖人才,大力培養使用交通運輸行業高水平的專業技術團隊。依托大學、科研院所、職業院校等平臺,加強創新型、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壯大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忠誠干凈擔當的高素質干部隊伍,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的勞動者大軍。 全方位提升交通參與者的文明素養。深入開展交通法治宣傳教育活動,培育交通法治文化,營造交通領域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社會氛圍。加強交通法治理念宣傳,提倡安全、綠色、文明出行理念,提升全體交通參與者的規則意識、誠信意識和道德意識,引導形成全社會支持交通發展的良好氛圍。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強黨的領導 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始終把黨的領導貫穿到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全過程,充分發揮各級黨組織在推進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發展中的作用,激勵干部擔當作為,不斷提高推動高質量發展能力和水平,為實現本規劃綱要目標任務提供根本保證。 (二)組織協調保障 堅持法治引領,深入推進交通運輸法治政府部門建設。持續深化全省綜合交通運輸管理體制機制改革。建立健全我省加快建設交通強國工作機制,加強規劃綱要實施組織保障體系建設。強化部門協同和上下聯動,推動各類交通基礎設施統籌規劃、協同建設。自然資源、住建、生態環境等部門要細化完善用地、城鄉建設、環保等配套政策及標準規范。各市(州)交通強國領導小組要全力組織推進本地區綜合立體交通網建設。 (三)資源支撐保障 做好交通運輸規劃與國土空間規劃的銜接落實,完善動態調整管理機制。統籌考慮交通基礎設施規劃建設與“三區三線”管控要求,做好交通基礎設施用地保障及通道、樞紐等重大設施和重要項目的空間預控,規劃戰略性空間儲備用地。促進交通運輸用地節約集約利用,推進通道資源共享、橋隧共建、綜合交通樞紐綜合開發,全面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四)資金投入保障 統籌使用各類資金,積極爭取國家資金支持,落實交通運輸領域省、市、縣財政事權和支出責任劃分,壓實省、市、縣各級政府推進交通發展的主體責任,建立健全財政資金投入保障制度,提高公共財政保障能力。創新投融資體制機制,完善與項目資金需求和期限相匹配的長期資金籌措渠道,支持各類金融機構依法合規為交通發展市場化提供融資,引導社會資本積極參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為規劃綱要實施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來源。構建形成效益增長與風險防控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機制,防范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五)實施管理保障 規劃綱要實施過程中,要加強與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國土空間、區域發展、流域等相關規劃的銜接,與城鄉建設發展的統籌。加強規劃綱要實施情況的動態監測與評估,根據評估情況,及時動態調整優化目標任務,確保規劃綱要目標如期保質保量實現。重大事項及時向省委、省政府報告。 相關新聞
評論
|
熱門文章
|